记者6月24日获悉,近日,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《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(2024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以数据和案例全面反映了2023年度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工作成果,系统总结了消费金融公司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成效。
《报告》显示,消费金融公司有效落实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,加大消费信贷供给力度,2023年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,分别达到12087亿元和11534亿元,同比增长36.7%和38.2%,助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。
与此同时,消费金融公司充分发挥专营化小型金融机构优势,开发和优化场景金融产品,16家公司在3C和家电等热点消费场景、14家公司在家装和旅游等消费升级场景,助力居民提高消费支付能力。
在采访中,耶伦承认1月和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报告都显示出价格压力的反弹,这表明通胀问题仍然存在。她表示:“我不认为月环比会一帆风顺,但趋势显然是有利的。”然而,她也强调经济复苏的过程将充满挑战。
根据《报告》,消费金融公司坚持下沉市场和长尾客户的差异化客群定位,不断降低产品价格。2023年有18家公司调降价格(其中6家下降超过10%,2家下降超过15%),其他公司定价保持平稳,实现既“普”又“惠”的初衷,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。
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、帮助困难客户,消费金融公司2023年为116.69万名客户减免利息16.61亿元,为8.95万名客户减免费用2.12亿元,为9.68万名客户延期还款18.9亿元,维护客户征信1.54万人次。
消费金融公司推进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创新。《报告》显示,29家公司应用光学字符识别、28家应用活体检测、25家应用人工智能、19家应用知识图谱、14家应用机器人等最新科技信得过的配资股票,提升了服务质量。